世界上總有一些建筑,讓你分不清它的風格,看不清它的真實面貌。但是,你能說它丑嗎?也許介乎美與丑之間的建筑,才是真正具有美學感的建筑。當代西方建筑美學最顯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審美思維的變化。這是一種富有劃時代革命意義的變化。我們知道,現代建筑的審美思維,基本上局限于總體性思維、線型思維、理性思維這種固定的、甚至可以說是僵死的框框之中,很難突破功能主義、理性主義的束縛。然而,在當代,在西方當代哲學與科學思想的雙重影響和推動下,當代建筑審美思維發生了歷史性的變革。它完全擺脫了總體性的、線型的和理性的思維的慣性,邁向了一種更富有當代性的新思維之途。不過,這些建筑,你先看看再說吧!

一、英國倫敦千年穹:燒錢無底洞。很難讓人相信,總價值達到12億5千萬美元的倫敦千年穹竟然會落得如此下場。原本打算用于英國航空建設的這筆預算,竟然打了水漂。不僅公眾對這座建筑不滿意,甚至連英國政府自己都頗有微詞。

二、克里夫蘭搖滾音樂名人殿堂:貝聿銘“開玩笑”。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座建筑出自華裔著名設計師貝聿銘。如果在現在,看到貝聿銘為克里夫蘭所設計的方案的時候,你可能以為他在開玩笑。很多人認為并不實用,而且同8400萬美元的造價毫不相稱。

三、西雅圖體驗音樂計劃博物館:地上的“巨大灰斑”。弗蘭克·格利是當今世界上最受尊敬的建筑設計師之一。該建筑總建造費用為1億美元,西雅圖居民對其抱很大希望,學術界并不買賬,賓州立大學建筑系教授:格利的大多數作品都是偉大的,但這一件不是。

四、美國芝加哥公共圖書館:“簡直可怕至極!”開張時,人們稱芝加哥公共圖書館為“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圖書館”。當然,這也是開銷最昂貴的圖書館,總共花費了大約1億4千多萬美元,而紐約的建筑師們則稱該設計“簡直可怕至極”!

五、英國倫敦巴比肯中心:擁有巨柱的丑陋拱門。巴比肯中心是目前倫敦的三大音樂表演場所之一。他們認為巴比肯不值一提。這座建筑坐落在倫敦城二戰時期的防御工事上,現在這座建筑以在其內舉行的各種盛大的表演和展覽出名,當然,同樣有名的就是它的“丑陋”。

六、丹佛公共圖書館:你想說什么呢?

七、 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太現代、太華麗。瑞士建筑師馬里奧·伯塔設計了這個博物館。這個建筑本身并不是非常難看,但是它對于一個博物館來說,設計就很不恰當了。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標志性現代建筑的經典,但是誰有興趣在這樣一座博物館里參觀文物呢?

八、耶魯大學藝術和建筑學院:對空間是一個浪費。這所建筑完成于1958年,一名建筑學的教授曾經指出,這個建筑設計相當不合理:因為一方面極容易積聚灰塵,使外表顯得很臟,另一方面這幢7層高的建筑的設計也是“令人窒息”和“過時”了。

九、華盛頓加拿大領事館:古怪的學院風格。早在1984年建筑設計師阿瑟·埃里克森將他的價值2800萬美元的加拿大領事館的設計公之于眾時,批評者就從來沒停止發出不同的聲音。賓州大學教授布萊德·比德斯卻不屑一顧,稱之為“古怪的學院風格”。

十、紐約哥倫布轉盤廣場:沒有窗戶的大匣子。現代主義設計師埃德沃德·斯通于1963年設計了這個廣場。當初建成時,這個廣場被稱作是“現代藝術的畫廊”,但是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紐約人稱之為“浪費金錢的多余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