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紛紛而下,北方商家難掩悲傷之感,不管是詢盤量還是成交量都在這個嚴寒的冬季被無情的“封鎖”,冬儲想必已經成為商家討論的又一重大課題。其實,不用問,今年選擇冬儲的商家肯定少之又少,畢竟愛冒險的人還是占少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第一:缺資金。從開年至今,哪個商家不抱怨沒錢,哪個商家不抱怨不掙錢,哪個商家不抱怨還債難,哪個商家不抱怨貸款難,這么多的抱怨堆積到一起就是鐵錚錚的事實:沒錢。第二:缺客戶。現在維系老客戶不容易,挖掘新客戶更是難上加難,今年市場不景氣,商家基本上都加入了“震蕩丟客戶的行列中”,即使客戶不丟,今年多數客戶也不會選擇冬儲的,因為鋼鐵供應量充足,下游商家不著急補貨,冬儲的越多,賠錢的風險越大,敢這么做的人有幾個呢?第三:缺信心。說實話,現在做鋼鐵的商家哪個不膽怯,倒掛隨處可見,掙錢的寥寥無幾,不是怕賠錢就是怕出貨難,每天愁眉不展,唉聲嘆氣,還有什么信心可言?
上述的“場景”幾乎每天都在上映,商家疲憊不堪,只想正常維持運轉,畢竟維系多年的客戶關系,端了多年的“飯碗”不想隨意丟棄,也舍不得。可是如果商家對于冬儲都無動于衷,那廠家該怎么辦呢?去庫存的重任如何完成呢?壓力自己扛還是轉移給貿易商呢?關鍵是你想轉移,貿易商敢接嗎?現在的貿易商跟以前的做事風格明顯有所不同,比如以前買漲不買跌的規律屢試不爽,可是您看看現在,一個比一個淡定,一個比一個耐得住考驗,價格不管漲跌,都是一副愛咋咋地的模樣,讓廠家看見了是真真的難受啊。有的商家就說了,可以通過加大返利或者提供一些新的鼓勵政策,刺激下游貿易商多補貨,想法不錯,可是請問,如果市場出貨真這么順暢,廠家還用費這事?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不是更好,可想,現在是讓貿易商“擠公交”啊,在非常非常小的市場份額中再去占有屬于自己的份額,即使成功了,想必也是“頭破血流”“半死不活”的了,關鍵是有這種勇氣的商家畢竟不多啊。
那么廠家到底該怎么辦呢?通過跟多數商家交流,他們得出的結論還是要從“根”上進行控制,對生產量進行控制,對生產線時不時的進行檢修,不到萬不得已先不停產,停產對于廠家意味著損失更大,所以除非是賠的底掉,否則還是苦撐一下。另外,積極開拓新市場,現在有的廠家抱著必賠的決心殺進新的市場,盡管當地商家一下子接受不了,但畢竟進來了,以后通過高質量,硬服務換取客戶的信任后,再提價也未嘗不可。今年每個廠家的下游商家的冬儲情況如何,跟廠家自身的努力也是分不開的,所以不要總是抱怨大環境的不給力,首先自己挺自己,才有可能換來“由小變大”的成功??傊痪湓挘ㄓ薪裉斓?ldquo;埋頭”,才有可能換來明天的“抬頭”,每個商家都希望獲得成功,但只有親歷其中的人才會明白那份榮譽有多么的“沉甸甸”,不要抱怨,不要懊惱,失敗了再嘗試,從生產工藝上進行改進,從公司管理上進行創新,從銷售流程上進行大膽的突破,凡事都是從“不適應”到“習以為常”的,所以為了那份“習以為常”加油吧,今年的商家不冬儲可以把責任推給市場,明年的商家再不冬儲就要反思己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