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電商平臺覆蓋通用型鋼材4億噸左右的市場預期容量,但目前電商解決了1億噸左右,還有很大發展空間。”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全國政協人口資源與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干勇在2015中國鋼鐵產業鏈電商高峰論壇上表示。處于期望中的3億噸增量空間并非“天方夜譚”。因為傳統渠道萎縮和鋼鐵行業形勢低迷,促使鋼廠不得不選擇電商。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大中型鋼鐵企業主營業務虧損552.71億元。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士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唐山88條線材螺紋鋼生產線,勉強開工生產的只有52條。
在新三板上市的某電商曾于9月8日晚發布公告,擬以每股4.91元認購首鋼股份非公開發行的股份,擬認購金額不低于20億元且不超過30億元人民幣,公司擬以現金出資,資金來源為自籌資金。但與此同時,其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87.81萬元,虧損448.5萬元,資產總計8438萬元,負債總計765萬元。另一家電商公司擬采用詢價的方式發行股票,發行價格不低于12元/股且不高于16元/股。本次發行股票不超過1000萬股,預計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6億元。發行對象為不超過35名的公司董監高、做市商以及符合條件的新增投資者。按照該公司的說法,其是集鋼鐵電子交易、鋼材行情資訊、現貨資源搜索、終端采購招標為一體的全國性大型鋼鐵互聯網企業。但在發行股票的同時,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凈利潤虧損1516.11萬元。
鋼鐵電商平臺也需要集中化,未來只會幸存下來幾家,一個大的電商平臺,不僅可以左右鋼材價格,甚至會左右鐵礦石價格。業內人士表示,未來中國一定會誕生巨無霸式的第三方鋼鐵電商。有業內高層稱,互聯網的時代已經來臨,抵制、逃避無法解決行業面臨的困境,大量重復建設鋼鐵電商平臺亦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