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鋼鐵工業發展而誕生的鋼結構,從一開始起就顯示出了它的獨特作用。鋼鐵需要通過其制品才能服務人類而產生價值,而其制品大多和鋼結構聯系在一起。鋼結構涵蓋建設的各個領域,不僅各類工業與民用建筑,還包括鐵路、公路、橋梁、海洋、電力、通信、船舶、汽車、飛機、工程機械、設備管道等,按結構體系分類的輕鋼、重鋼、高層、大跨空間、塔桅等在各行各業都有廣泛的應用。
鋼結構既是建筑業,又是制造業,有著二業的特征。二業都是伴隨鋼鐵而興起的支柱產業,鋼結構是二業的一部分,既保證著二業的支柱產業的地位,也由于對鋼鐵的大宗需求反過來促進鋼鐵工業的發展,同樣保證了鋼鐵工業發展的外部條件,鋼結構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也就顯示了出來。鋼結構是建筑業中科技含量最高的一部分,率先進入了工廠化、機械化、自動化、裝配化、信息化、產業化,是建筑業轉型升級的樣板,對改造傳統行業有著標桿的作用。
鋼結構行業興起和發展以來的直接貢獻如下:大跨鋼結構解決了大型體育場館的功能要求,為2008年北京奧運、廣州亞運、深圳大運提供了所有場館,使它 們獲得了成功舉辦;大量的人流、物流需要超大規模的機場、車站、綜合交通樞紐中心,鋼結構保證了它們功能的實現,各地的機場、車站、交通樞紐中心大多采用鋼結構,它為航空業、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交通大動脈的鐵路、高鐵、公路、高速公路已出現很多鋼結構,其中橋梁、高架采用不少,正在作出更大的貢 獻;西氣東輸,南水北調,管道鋼結構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以高壓超高壓輸電線路為主體的國家電網,大多采用鋼結構桿塔,跨江跨海桿塔,最高達375米, 單塔用鋼量7000噸以上,多個超越世界之最,為經濟建設持續發展,提供了能源保證;港口、碼頭建設和有關設施如門式吊車、塔吊等港口機械,還有集裝箱,都是鋼結構,它保證了我國擁有吞吐量排在世界前列的多個港口,保證了我國進出口貿易穩步持續地增長;汽車、火車、輪船、飛機等交通運輸工具和建筑一樣,都是用各種材料和配件、通過各種機具和工藝制造起來的一個宜于人們生活、工作、學習和休息的符合結構原理和安全要求的人造空間,無非建筑固定于地基基礎成為 不動產,而汽車、火車通過疊片彈簧、軸承、輪胎作用于路面和軌道,輪船通過船殼傳力于水并與浮力相平衡,飛機則是空氣動力學的問題,無非更為復雜而已,所以它們也是鋼(金屬)結構,為人類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現在的航天飛機、宇宙飛船,也是鋼(金屬)結構;鋼結構已對海洋經濟發揮作用,鋼結構海洋平臺已在探 礦和采油方面廣泛應用;在利用新的清潔能源方面,鋼結構的風電塔架包括其風輪,鋼結構的太陽能塔架或支架,是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的主要部件;高層超高層鋼結構在各大城市地標性建筑中作出了巨大貢獻,住宅鋼結構已發揮作用,在推進城市化進程中,鋼結構功不可沒。凡此種種,已充分顯示了鋼結構在國民經濟中已 占有一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