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在本年度第三次信息發布會上表示,鋼鐵行業的主營業務虧損加劇,虧損額已達216.8億元。報告同時指出粗鋼產量近20年以來首次下降。雖然粗鋼產量有所下降,但是鋼材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導致鋼材價格持續下跌,而鐵礦石價格出現了兩個多月的向上反彈,鋼鐵企業主營業務虧損嚴重,鋼鐵行業面臨的形勢仍然十分嚴峻。當前,鋼材價格持續創出新低。今年以來鋼材價格指數降幅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降幅。鋼材價格指數持續突破有指數記錄以來的低點,目前已經跌破63點,而在去年年初該指數還報99點。在整個上半年,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5萬億元,同比下降17.9%。盡管實現利潤總額16.4億元,但主營業務虧損216.8億元,增虧167.68億元;虧損企業數量占比達到42.6%,虧損企業產量占比達36.8%。
“目前,鋼鐵行業處于過剩發展期,鋼材產品價格也經歷了近15年來的新低點,在價格一路走低的情況下,去年鋼鐵行業的利潤率僅為0.9%,而據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鋼鐵行業盈利再度惡化,前兩個月鋼鐵業利潤同比下降45.2%”。分析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分析師同時指出,當前房地產等行業 目前處于低迷期,對鋼材的需求拉動不足,同時,目前基建行業在鋼材下游需求占比中僅占15%,基建投資對鋼材需求的帶動非常有限。鋼價一路下跌,但是實際需求量低迷,導致鋼企虧損嚴重。除此之外,受制于資金面的壓力,鋼企主動檢修、限產的力度不足。高位的鋼材產量、低迷的市場需求,使得部分鋼企庫存壓力步步攀升,而隨著價格的每日下跌,高位庫存又面臨著嚴重的成本虧損。另有分析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產能過剩和鋼價走低一直是行業內的焦點問題。傳統用鋼行業對鋼材需求持續下降,而長期的低價格又制約了鋼鐵行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此外,企業自身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也比較突出,鋼材出口大幅增長使得貿易摩擦不斷增加。
國內市場低迷刺激了鋼材出口的大幅增長。上半年,全國出口鋼材5240萬噸,同比增長27.8%;進口鋼材665萬噸,同比下降8.2%。上半年累計凈出口鋼材折合粗鋼4766萬噸,同比增加1279萬噸。盡管上半年鋼材出口總量增長明顯,但鋼材出口均價同比下降172美元/噸,出口金額僅增長0.06%。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朱繼民指出,低價出口策略直接導致對中國鋼鐵產品的貿易摩擦增多。1-7月,針對中國鋼鐵產品新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已有13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