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廠虧損“超預期”。三季度以來,鋼鐵企業在礦石價格上升以及鋼材價格下跌的雙重擠壓下,利潤空間被大幅壓縮,加上人民貶值導致匯兌損失的增加等影響,截至10月21日,在已披露業績預告的22家鋼企中,預告三季報虧損的鋼企占比超過三分之二,包括上半年錄得盈利的企業,也陷入了虧損。其中,寶鋼集團旗下控股子公司韶鋼松山預計前三季度虧損高達16億元,暫列鋼企前三季度“虧損王“,除韶鋼松山外,鞍鋼股份、沙鋼股份、首鋼股份等老牌鋼企的三季度業績預告均無一幸免的出現虧損,其中,鞍鋼股份預計今年1月份至9月份公司凈利潤虧損8.88億元;首鋼股份預計凈利潤虧損5.23億元至6.23億元;沙鋼股份預計凈利潤虧損6750萬元至9150萬元,寶鋼股份方面則預計今年1月份至9月份公司凈利潤同比去年下降50%至60%。在行業盈利下滑的背景下,企業投資意愿減弱,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出現下降。1-9月,鋼鐵行業固定資產投資4174億元,同比下降18.4%。其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投資1065億元,同比下降26.2%;黑色冶煉及壓延投資3109億元,同比下降15.8%。
第四季度鋼鐵能否絕地反擊?三季度經濟數據疲弱。2015 年三季度,GDP 增長6.9%。,首次跌破7%。工業乏善可陳,增速繼續下降,9 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5.7%,比8 月份回落0.4%。1-9 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3%,比1-8 月份回落0.6%,創2000 年6 月以來新低。9 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降幅較大,且制造業、房地產、基建三大投資增速均有所下滑,政府通過基建大幅拉升投資促進增長的預期再次落空。下游用鋼行業增速不斷下降。房地產、造船、汽車等主要用鋼行業終端消費增速一再下降,拖累鋼材消費增速表現疲弱。1-9月,房屋新開工面積累計增長-12.6%,比1-8 月降幅收窄4.2 個百分點;1-8 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2.6%,比上月下降0.9 個百分點。2015年1-9月,新承接船舶訂單量1816萬載重噸,同比下降65.4%,降幅較1-6月減少6.4個百分點。截至9月底,手持船舶訂單量13327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3.9%,拖累下游需求的釋放。不過,市場也不乏積極的因素:四季度經濟有望短期企穩。盡管經濟的企穩比市場預想的要困難,但經過二季度以來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的相繼發力,實體經濟的融資環境已出現了明顯的改善跡象。從企業短期的存款來看,已出現了明顯的回升,說明企業的流動性在好轉;再從廣義社會融資總額余額增速來看,近兩個月來也出現了連續回升,目前接近10%,顯示出資金對于投資的拖累作用有所減弱,若這一趨勢能夠持續的話,那么融資改善對于經濟的正面作用也將會逐步顯現。考慮到金融條件對實體經濟的領先性,四季度的經濟增長有望短周期企穩。基建投資進一步加碼。9月以來發改委共批復了25個軌道交通等基建項目,總投資額超8000億元;2015年,國內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的目標是至少投資8000億元,但并未設定上限,從歷史經驗來看,下半年鐵路建設支出通常會加快。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強調將盤活財政存量視為積極財政的重要組成部分,財政預算執行進一步加快,盤活存量和發專項債合計5500億元;財政部聯合10家機構設立1800億元PPP融資支持基金,與此前各地方政府成立的百億級PPP基金相呼應。與此同時,穩增長政策范圍也由基建擴展到下游領域:房地產方面,央行和證監會9月30日聯合發布通知稱,在不實施“限購”措施的城市,對居民家庭首次購買普通商業性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由30%調整為25%,此舉意在刺激三四線城市剛性需求。同日,住建部、財政部、央行就切實提高住房公積金使用效率發通知稱,將提高實際貸款額度,社區城市統籌使用資金,拓寬貸款資金籌集渠道,全面推行異地貸款業務。
綜合來看,目前鋼材市場多空交織,未來全球需求下滑與新興市場動蕩仍是四季度乃至明年主要的不確定性因素。國內經濟持續疲軟,鋼鐵主要下游行業用鋼增速下滑,需求疲軟仍是制約鋼市企穩反彈的重要阻力。盡管今年以來,包括城市軌道交通、城際鐵路、高鐵等在內的軌道交通投資額較高,但由于地方政府和大型國企缺乏資金,致使目前已批復的投資項目沒有全面開工;供給端雖然有所下降,但下降的幅度遠遠小于需求的下降幅度,在需求難以明顯增加的情況下,唯有寄希望于供給端的進一步下降才有可能真正改善目前供大于求的現狀,但目前尚未看到這樣的跡象;從成本角度來看,三、四季度是主流礦山的發貨高峰,供給端難以支撐鐵礦石現貨價格的不斷走強,這將使得成本對于鋼價難以形成強有力的支撐;在當今的熊市周期下,商品價格重心繼續下移的趨勢恐難以改觀。但從短中期來看,美國9月加息延后再度延續貨幣寬松政策,歐央行暗示加碼QE,全球股市繼續飄紅;中國經濟雖然短期低迷,但受益于央行再度“雙降”大禮包,四季度經濟有望短期企穩;而且,穩增長政策的范圍持續擴圍,由基建不斷擴大范圍,也說明了國家對于穩增長的重視程度,四季度不排除鋼材市場出現一波小幅的反彈,但反彈高度不宜過度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