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住宅大家都會想到傳統意義上的磚混結構的房屋,全鋼結構住宅在我國目前來說還屬少見,與傳統結構房屋比新型全鋼結構住宅具有以下特點和優勢:
一、鋼結構重量輕、抗震性能好,鋼結構住宅是以工廠化生產的鋼梁、鋼柱為骨架,同時配以輕質墻板等新型材料作為圍護結構和內隔墻建造而成。它與同面積的建筑樓層相比,鋼結構住宅樓的重量可減輕近30%。同時,由于鋼材具有較強的延展性,能較好地消除地震波力,防震性能好,尤其適用于高層建筑。二、鋼結構建筑占地面積小,具有良好的空間感,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意識到開放的空間比有承重墻占據的空間更有價值,沒有人可以預測未來10年里住戶的需要。但是投資者為了確保投資住宅樓的100%人住率,就必須考慮到住宅樓空間利用的靈活性,因此,除盡最大可能減少占地面積以外,樓內空間的靈活性以及自由發揮度也是今天和未來理性投資者必須考慮的問題。三、鋼結構住宅的綜合效益高于傳統的住宅體系,無論是混凝土還是鋼材,結構材料成本在總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還不到10%,也就是說,用鋼材還是用混凝土對整個建筑造價的影響并不大。然而從投資回報以及節約空間、增加空間利用靈活性的角度來看,可以大大地降低其綜合造價。首先,投資者都希望盡可能長久地產生利潤,盡可能快地收回投資成本,尤其在一些大城市的中心地帶,單位面積的租金持續不斷地上升,每平方厘米的空地都是黃金,可以說是寸土寸金!盡可能增加可利用面積,甚至不惜掏取被結構柱子所占據的空間,這是設計師們必須考慮的問題。其次,鋼結構住宅工期短,可以加快資金周轉;自重輕,可以減少基礎部分的投資;建筑地基費用少,施工機械化程度高等因素,都使鋼結構住宅的發展具有極強的競爭力和良好的市場前景。
住宅產業化是我國住宅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也必將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盡管我國年鋼產量已高達1.2億t,但是鋼材在建筑鋼結構中的使用量所占比例卻不到1%。因此,我國政府提出,到2005年建筑鋼結構用材要達到全國鋼材總產量的3%,到2010年達到5%。國家建設部及有關部門成立了建筑用鋼領導小組,其主要任務就是促進在建筑上用鋼的比例。同時,國家建設部已經把鋼結構住宅列入全國重點推廣項目,北京、上海、天津等地,都相繼興建了一批鋼結構住宅示范、試點工程。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鋼結構住宅建筑將是我國重點發展的對象,在未來的工程建設中擔當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