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節能減排壓力的日益增大,國家對環境保護、自然資源保護日益重視,發展綠色建筑已被寫入國家“十二五”規劃,這對鋼結構行業來說無疑是難得的發展機遇。
目前,鋼筋、混凝土依然是中國建筑的主要材料,在一些地區甚至還能看到磚混建筑。在日本、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鋼結構住宅占全部住宅的比例高達30%以上,而中國的鋼結構住宅仍處于試點推廣階段。那么,鋼結構住宅在中國發展緩慢的原因是什么呢?近幾年,在世界范圍內發生了幾次破壞力很大的地震,使鋼結構建筑最重要的優點——抗震性能好——凸顯出來。但不能回避的一個問題是,鋼結構住宅的建造成本確實比混凝土建筑高。從中國的實際情況看,在災后重建中推廣鋼結構住宅對恢復當地經濟沒有混凝土建筑的拉動力大,因為鋼結構住宅是工廠化生產,在施工現場組裝,可以節省大量的勞動力。此外,對于建筑物來說,只要能達到國家發布的抗震標準就是安全的,不能因為發生了“5·12”汶川大地震,我們就把建筑物的抗震標準定得過高,要建造適合我國國情的住宅。日本、美國的建筑物抗震標準比我國的高一些,這是由國家實力決定的。日本、美國的鋼結構住宅占有率比較高,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另一方面是因為鋼結構的抗壓性、抗拉性很好,遇到地震等自然災害時不會產生脆性破壞,而混凝土結構會產生脆性破壞,并且不可重復利用。
鋼結構住宅在我國還沒有普及的重要原因是老百姓對其知之甚少。老百姓不會關心鋼結構住宅能否進行產業化生產,他們更關心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很多老百姓沒有接觸過鋼結構住宅,再加上宣傳力度不大,導致他們認為鋼結構住宅住著不舒服。要推廣鋼結構住宅,就必須完善鋼結構住宅的使用功能,不能讓鋼結構住宅給人的感覺是冷冰冰的。一些鋼結構住宅示范工程都圍繞建筑結構下工夫,這是錯誤的。實際上,結構是為建筑服務的,建筑的使用功能才是消費者最關心的。結構也好,技術也好,最后都要落實到使用功能上,要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住著舒服。
目前,鋼筋、混凝土依然是中國建筑的主要材料,在一些地區甚至還能看到磚混建筑。在日本、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鋼結構住宅占全部住宅的比例高達30%以上,而中國的鋼結構住宅仍處于試點推廣階段。那么,鋼結構住宅在中國發展緩慢的原因是什么呢?近幾年,在世界范圍內發生了幾次破壞力很大的地震,使鋼結構建筑最重要的優點——抗震性能好——凸顯出來。但不能回避的一個問題是,鋼結構住宅的建造成本確實比混凝土建筑高。從中國的實際情況看,在災后重建中推廣鋼結構住宅對恢復當地經濟沒有混凝土建筑的拉動力大,因為鋼結構住宅是工廠化生產,在施工現場組裝,可以節省大量的勞動力。此外,對于建筑物來說,只要能達到國家發布的抗震標準就是安全的,不能因為發生了“5·12”汶川大地震,我們就把建筑物的抗震標準定得過高,要建造適合我國國情的住宅。日本、美國的建筑物抗震標準比我國的高一些,這是由國家實力決定的。日本、美國的鋼結構住宅占有率比較高,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另一方面是因為鋼結構的抗壓性、抗拉性很好,遇到地震等自然災害時不會產生脆性破壞,而混凝土結構會產生脆性破壞,并且不可重復利用。
鋼結構住宅在我國還沒有普及的重要原因是老百姓對其知之甚少。老百姓不會關心鋼結構住宅能否進行產業化生產,他們更關心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很多老百姓沒有接觸過鋼結構住宅,再加上宣傳力度不大,導致他們認為鋼結構住宅住著不舒服。要推廣鋼結構住宅,就必須完善鋼結構住宅的使用功能,不能讓鋼結構住宅給人的感覺是冷冰冰的。一些鋼結構住宅示范工程都圍繞建筑結構下工夫,這是錯誤的。實際上,結構是為建筑服務的,建筑的使用功能才是消費者最關心的。結構也好,技術也好,最后都要落實到使用功能上,要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住著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