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上市公司迎來政府派發財政紅包的高峰期。隨著年底到來,上市公司收到政府補貼的頻率更為密集。僅12月29日一天,深滬兩市就有11家上市公司披露收到補貼。截至12月29日,本月共有107家公司發布相關公告,而在11月發布類似公告的公司共86家。12月份收到補貼的公司中,補貼金額過千萬的達35家,占獲得補貼公司總數的1/3。ST安泰、凌鋼股份、包鋼股份、深天馬A等6家公司分別收到補貼金額過億元。凌鋼股份收到7.92億元補貼,成為年末的“吃補王”。
從上市公司公告來看,這些補貼部分來自于中央財政撥付,但多數還是來自省、市等當地政府財政。補貼的種類包括產業發展基金和各種獎勵,也有生產經營資金補助、貸款貼息、節能減排補貼、產品推廣補貼、技術升級改造補貼及供暖補貼等。在眾多收到紅包的行業中,鋼鐵行業無疑是今年末最惹眼的。凌鋼股份12月25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朝陽市財政局政府補助7.92億元,其中研發費用補助2.4億元、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化補助4200萬元、引進域外資金獎勵6000萬元、用電補貼4.5億元。凌鋼股份表示,公司將上述政府補助資金確認為營業外收入,計入當期損益。事實上,這已經是凌鋼股份連續第四年獲得當地政府補貼了。2012年至2014年,凌鋼股份分別獲得政府補助5億元、4.4億元和2590萬元。高額紅包在鋼鐵企業中并非特例。同樣在12月表示收到政府補貼的相關企業,還有包鋼股份、重慶鋼鐵、上海鋼聯等。其中,包鋼股份和重慶鋼鐵分別獲得補貼5.8億元和1.5億元。
對于那些掙扎在退市邊緣的上市公司,政府的及時補貼無疑是救命稻草。ST安泰12月8日公告,收到工業運行調節專項補助資金3000萬元,節能工作獎勵資金2000萬元,以及流動資金銀行貸款財政貼息補助388萬元。公告顯示,ST安泰還收到大西鐵路客運專線介休東站城市引入線高架橋跨公司專用線,以及貨場2015年補償資金4612萬元。政府億元補貼加上債務豁免,ST安泰的保殼之路看起來順暢許多。*ST安泰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這筆政府補貼是否納入營業收入,還要看審計結果,如能借此扭虧當然最好。“公司是當地比較大的民營企業,如果退市便牽扯到四五千人的就業。”該人員稱,由于關乎民生,當地政府很關注企業的情況。有市場人士認為,年底的政府補貼,或許能幫助前三季度虧損的公司實現扭虧,或為微利公司實現全年盈利保駕護航。此類紅包雖然在短期內扮靚了公司業績,但投資者還需要注意公司的實際盈利能力和未來發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