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1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國際奧委會128次全會上,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2022年第24屆運動會舉辦權。一時間,拉動鋼材需求的效應成為鋼鐵業和鋼貿業的一大熱點,各方充滿期待,積極備戰,認為本次北京攜手張家口舉辦無疑會給鋼鐵行業帶來一個“需求大禮包”,為低迷的需求和價格帶來利好。但是,結合目前鋼鐵行業的形勢分析,此次北京申奧成功對一些鋼鐵企業而言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需求大禮包”遠沒有想象中的大,而由此帶來的環保加壓和結構調整壓力或將繼續倒逼鋼鐵行業洗牌,而一些企業將有希望在挑戰中迎來轉型升級的機遇。
那么,冬奧效應將怎樣作用于鋼鐵行業? 《中國冶金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一些鋼貿商更愿意拿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拉動鋼材效應類比。當年,建筑面積為25.8萬平方的“鳥巢”消耗鋼材11萬噸。據了解,此前為了備戰2008年奧運會,中國在7年內投資超過3000億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新建場館12個、改擴建場館11個、建設臨時性場館8個,改造獨立訓練館45個,此外,還完成了首都機場的東擴工程、T3航站樓,新增高速公路網總里程578,完成了軌道交通建設146。但注意的是,規模遠不及夏季奧運會。據了解,根據冬奧申委的規劃,北京2022年將在北京市區、延慶、張家口崇禮形成3個相對集中的場館群。雪上項目將被安排在張家口舉辦,目前,北京至張家口的高速鐵路已動工,預計2019年完工,計劃里程約為170,投資額約為500億元。可以預見,相關區域內的場館建設、周邊房地產項目、公路建設、橋梁建設等工程也將逐步展開。除了上述直接拉動之外,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的工程機械、鐵路機車車輛、電力裝備等也會間接拉動鋼材需求,對各類優鋼、特鋼的拉動效應也會逐漸顯現。雖然規模不大,但這將有利于緩解當前市場的壓力,為低迷的鋼市注入一份信心。
此外,業內人士認為,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對鋼材的需求更偏向于產品。仍以“鳥巢”為例,其中的主結構用鋼(低合金高強度鋼Q460),厚110毫米。2008年以前,該產品不但從未在國內使用過,而且生產難度很大,該產品由河北鋼鐵集團舞鋼研制成功,后被稱為“鳥巢鋼”。分析奧運會的用鋼需求就可以知道,在場館建設所需要的鋼材中,產品所占的比例不少。因此,技術水平高、品種質量好、用戶服務到位的企業更有希望獲得這些訂單,而實力較弱的鋼鐵企業則很難享受到這種拉動作用。奧運和環保始終相伴,環保要求提高在鋼鐵行業當前狀況下有可能倒逼企業退出。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促成了首鋼搬遷調整,而7年后的由于張家口的直接參與,其對中國鋼鐵大省———河北省所產生的壓力可想而知。雖然目前河北省還沒有相關政策出臺,但近日發布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和即將發布的《北京市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2015年版)》都在環保要求提高方面釋放了明確信號———為了保證期間的空氣質量,北京及周邊地區將堅決退出一般性制造業,就地淘汰一批鋼鐵、有色金屬、建材企業,這將成為不可逃避的事實。如果河北省可以以此為契機,使省內的環保水平上一個臺階,那么這個事件將成為該省經濟結構和發展方式轉型升級的重要推手。站在鋼鐵行業的角度,或將切實化解產能過剩的一次良機,一旦產能“瘦身”成功,對于整個華北地區乃至全國的鋼鐵產業結構調整都將起到重要作用。這個過程可能會伴隨著一些鋼企的退出,由此帶來的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都將拷問政府的執政能力和企業的社會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