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來自中汽協的數據,我國汽車保有量達到1.37億輛,其中絕大部分是常規能源汽車。以目前每年近15%的增長率估算,預計到2020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大概將達到2億輛。如果按世界通行的5%到7%的報廢率計算,每年將產生1000到1400萬輛報廢汽車。相關專家認為,隨著報廢汽車數量增加,傳統的簡單拆解報廢汽車后,直接交給鋼鐵企業作為冶煉原料的回收方式已經不可取。如何深挖廢舊汽車產業的可利用價值,提高其鋼材、零部件再生利用率,將成為未來我國汽車相關產業亟待解決的難題。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相關資料顯示,在各類制造汽車所需的材料中,鋼材用量最多,占車重的77%左右,有色金屬占車重的3%~5%。按每輛汽車平均重量約1200公斤計算,以2012年末汽車報廢量240萬輛計算,其中蘊含的可回收資源量約為264萬噸,若2020年廢舊汽車市場達到1100萬輛,屆時可回收資源量將突破 1200 萬噸;其中鋼鐵占比約為70%,也就是840萬噸鋼材。
事實上,在美國、日本等汽車回收產業高度發達的國家,通過回收廢舊汽車的鋼材,應用在建筑行業尤其是在鋼結構建筑上,來實現資源循環的再生利用,已經成為一種更科學的選擇。“以目前的技術條件,只需要4輛廢舊汽車,就可通過電解煉鋼,完整地還原出一幢3至4層樓的鋼結構別墅所需要的全部優質鋼材。”作為國內首家上市的鋼結構企業,浙江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陳瑞告訴記者,通過完善的廢舊汽車回收處理技術以及鋼材回收系統,回收汽車造房子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陳瑞表示,由于用在汽車上的鋼材質量比較好,只需經過適當處理就能滿足鋼結構建筑用鋼關鍵性參數的需要,為鋼結構建筑提供源源不斷的優質且更具價格優勢的鋼材”,在契合生態文明的經濟發展模式同時,也為未來鋼結構建筑的大規模應用推廣提供了一個潛在巨大的“原材料”倉庫。對此,杭蕭鋼構董事長單銀木表示,隨著全國城鎮化進程加快,以及各地政府根據自身經濟發展現狀,相繼出臺并落實《綠色建筑行動方案》,鋼結構建筑大規模推廣應用即將成為現實,汽車回收行業和鋼結構企業強強聯合、相輔相成,將為廢舊汽車的回收帶來全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