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推進鋼結構產業化是發展耗鋼產業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記者采訪張家口市長江經貿房地產公司董事長張全勝委員時,沒想到這位房地產領域的資深人士雖然一口氣能說出鋼結構住房的諸多好處,但談及推廣卻皺起了眉頭:“鋼結構住房成本高,影響了推廣。”一棟20層的高層建筑,采用鋼結構的造價要比鋼筋混凝土的高出10%-20%。“按照規模經濟理論,鋼構件制造企業達到一定規模,能通過原料采購、 產品生產等將成本降下來。”省住建廳廳長朱正舉委員認為,成本高問題能夠在鋼結構住房產業化過程中慢慢克服。雖然鋼結構住房綠色節能可循環利用的優勢備受 肯定,但其在普通住房領域發展裹足不前的主要原因,仍是市場對這一新事物尚未充分認識。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鋼結構建筑在全國建筑整體中的比重不足10%,而美國等國家已達到40%以上。這說明我國當下鋼結構在住房等建筑的應用,仍停留在“試驗田”階段。
鋼結構住房走出“試驗田”,推廣開來,需要政府伸出有形之手加以引導。“不過,不能以硬手腕改變市場行為。”張全勝委員認為,保障性住房多由政府投資建設,可引導保障性住房先“嘗鮮”,提高市場認同感,為開發商樹立正確導向。在河北省,這樣的市場引導行動已經展開。日前,由滄州市政府與河北大元公司共同建設的全省首個采用鋼結構建造的保障房項目開工。此項目與傳統住房相比,混凝土用量可降低50%,施工過程用水、用電量也將減少,綠色節能環保特征顯著。由于鋼結構有較好的塑性,可以使建筑結構在強地震破壞時只產生變形而不至于坍塌,安全性也有保證。“首個鋼結構保障房僅僅是一個好的開端,河北省還將進一步推廣鋼結構住房。”朱正舉委員介紹,河北省將以保障性住房等為引導,謀劃開工建設一批鋼結構住房項目,同時鼓勵鄉村特色民居應用鋼結構,推動這種綠色節能可循環利用的產業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