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苦日子才剛剛開始。”中鋼協會長朱繼民在召開的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四屆四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上說。他透露,上半年會員鋼鐵企業累計實現利潤僅23.85億元,同比大減95.81%。據內部測算,扣除投資收益,鋼鐵主業上半年實際虧損達13億元。據報道,作為鋼鐵行業最為重要的內部會議,包括寶鋼、朱繼民告說,目前協會正在對鋼鐵企業經營中面臨的困難進行匯總,并著手準備向有關部門提出建議,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減稅來緩解企業當前的困難,比如對企業節能減排、淘汰落后、以產頂進、兼并重組等工作給予財政支持和稅收優惠;并且呼吁對國內礦山開發等給予必要的減免稅政策,并免交各種基金和收費等,希望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據了解,國內鋼鐵平均價格在上周每噸繼續下滑180元,市場低迷銷售情況非常不樂觀,原本艱難度日的國內鋼鐵企業開始通過檢修等方式控制并減少產量,一些民營鋼廠甚至已經開始停產,全行業虧損加劇帶來的大面積停產潮已經“一觸即發”。
國際鋼協公布的全球62個主要產鋼國家和地區2015年5月份產鋼1.31億噸,同比增長0.7%,產能利用率為79.6%。國內如果按照9億噸以上產能計算,按5月份粗鋼日產水平,產能利用率也不足80%。從鋼材價格來看,國際國內鋼材價格均是持續走低。國際市場CRU鋼材價格指數從2011年3月末的222.8點的高位逐月下降到今年5月末的186.1點,價格下跌16.47%,而我國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從2011年5月末的135.93點高位也是逐月回落到今年5月末的117.52點,價格也下跌了13.54%。鋼鐵行業面臨最大的困難在于,一方面,下游行業增速明顯放緩,鋼材需求疲軟。另一方面,鐵礦石等原燃料價格處于高位,企業降成本面臨巨大困難。此外,企業面臨融資成本高、資金緊張的雙重壓力。